立太子,这么做,是为了对赫舍里的交待,也是为了让胤褆的悲剧不再重演……”他有些喘,似乎开始有些精力不继了,“传位诏书,我也没有写,因为一直不能确定你的心意……但如今,想要写,却已经力不从心了!敏敏……我的笔迹你模仿得来,你帮我写了吧……”
我愣了一下,看着他。他虽满脸倦容,却仍然强打着精神,注视着我。
早知道他为了国事可以不顾性命,我却无法眼睁睁看着他折腾自己。无可奈何地,我点了点头。
他笑了,松开了我的手。我站起来,走到桌边,铺开一卷皇绫,研了墨,细细地写就起来。不多时,写好了,转身欲拿给他看,却看见他已经靠着床头睡着了。
深深叹了口气,放下皇绫,我走过去轻轻扶着他,想让他睡到床上去,却没想他睡得浅,一下子醒了。
“敏敏……写好了么?”惊醒过来,思维按理说还有些混乱的,他却第一句话便是问这个。
我无奈地点点头。
“太……太好了……”他挣扎着坐起来,我急忙放了两个枕头在他身后靠着,“快,给我看看!”
我转身去拿,嘴里却道:“做什么这么着急?先休息一下再看吧!”
他接过我所写的诏书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:“不……万一我闭上眼睛,再也睁不开了怎么办?”
我苦涩一笑。
细细看过了上面的内容,他满意地点点头,道:“敏敏,拿我的玉玺来!”
我递到他面前。
他想要盖上皇帝玉玺,无奈病弱的身体没有半分力气,手也抖得厉害,怎么也拿不住印。我强忍住心酸,上前握着他的手,四手重叠,慢慢地,盖在了诏书上。
盖完了印,他的手猛地无力地向下垂去,快得我无法反应。再仔细看时,他已经昏迷了过去。
而这一昏,便是整整三天!“敏姑姑!”我方一走出房门,便听到有人叫我。
循声望去,却是步军统领隆科多,康熙的宠臣。
他快步上前两步,关切地问:“敏姑姑,皇上的情形如何了?”
今日已经是康熙昏迷的第三日,也是史书上记载的他临终前最后一夜。
三天三夜,我衣不解带地照顾着他,睡眠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三个时辰,此时难免有些昏昏沉沉,体力不支。
康熙的寝宫外,早已等候着他的妃嫔和儿子们,关系稍远一些的,都只能在宫门外听信儿。而康熙的妃嫔和儿子们也不得进入寝宫,除了我和小六子,以及服侍的宫女太监,寝宫里便全是太医,太医院里所有的医生都集中起来,希望能为皇帝续命。
听到隆科多的问话,妃嫔和皇子们都围了上来,人们的脸上悲伤、关切、紧张和焦虑夹杂着,盯着我。
我环视了一圈,轻声说道:“隆大人,太医们都在里面候着呢,皇上的情形,他们才清楚。”
我有意回避着这个问题,隆科多等人的脸上不免浮起了失望的表情。他张了张嘴方欲再问,却听到有人叫道:“四阿哥到!”
迟到的胤禛自然成了人们注目的对象,他却不理不顾,大踏步冲到我面前,问:“敏敏,皇阿玛究竟怎么样了?”
我看着他,平静地说:“皇上昏迷已经三日了。现下太医们正在会诊,还不知结果如何。”
他脸色一白,踉跄着倒退了两步,喃喃道:“怎么会……怎么会这样?”
四天前,他被康熙指定去代行祭祀事宜,今天才回来,康熙在他走后第二日陷入昏迷,他自是不知道的。
此时胤禩凉凉说道:“四哥还真是忠心耿耿啊!皇阿玛病重,四哥却也要等到祭祀完毕才过来探望,皇阿玛知道,必定会赞你尽忠职守的。”
听了这番似褒实贬的话,胤禛猛地转过身去,瞪着胤禩,怒形于色:“皇阿玛交待的事情,做儿子的自当尽心尽力办好!况且皇阿玛总是教导我们,国事大于天,若为了探望皇阿玛而置国事于不顾,才是真正的不孝!”
胤禩冷哼了一声,把脸转过一边,不再说话。胤祉笑了笑说:“三弟这话虽然不错,但做儿子的,孝道为先,三弟应该早些回来才对。”
他这番话暗讽着胤禛不守孝道,胤禛的脸上白了一下,正要说话,却听德妃低斥一声,道:“好了!没完没了了!这都什么时候了,安静些!”
胤祉等人悻悻然住了嘴,把注意力又移回到我身上。
我却不耐烦听他们唱大戏。康熙已经进入弥留之际,他们却到现在还不忘互相攻讦。
笑了笑,我对着众人行了个礼,道:“各位娘娘、阿哥、大人,奴婢还要赶着去拿药,先行告退了!”
“这……”
他们虽想留我,却又不敢阻着我干活,只能眼睁睁看着我离开。
于是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中来到了晚上。
我按照太医的吩咐,轻轻按摩着康熙身上一些穴位,希望能刺激他的意识恢复过来。古代没有现代的医疗设备,不能以注射
第六十六章传位(2/6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